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民政要闻

救助路上的初心坚守和温暖接力——市救助管理站跨省协作助力受助人平安返乡

  • 发布日期: 2025-05-27
  • 来源:
  • 访问量:1

515日,市救助管理站收到一面印有“危险时刻施援手 救命之恩永铭记”金色大字的锦旗。受助人刘某的哥哥以此表达对救助机构和公安机关的深切感激。这场历时一个多月的跨省救助行动,展现了市救助管理站高效联动、快速响应的专业担当,也为全国救助网络协作机制写下生动注脚。

闻令而动:千里寻亲显担当

414日,市救助管理站接到上海站的紧急协查信息:一名在沪轻生男子被公安机关救下后,因精神状况不稳定无法提供身份信息,需核实其户籍并寻找亲属。经初步比对,该男子疑似我市宿豫区来龙镇户籍29岁的居民刘某。

市救助管理站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联合宿豫区民政局、公安机关展开详细排查。工作人员发现刘某户籍登记的老宅已十几年无人居住,线索一度中断。面对困境,市救助管理站与宿豫区站深入乡镇、社区走访调查,通过联系旧邻、比对迁居档案,最终查找到其哥哥的联系方式,后得知刘某家庭现居宿豫区豫新街道某居民小区。

精准对接:多方联动护归途

为确认受助人身份,市救助管理站第一时间联系刘某哥哥,邀请其母亲辨认核实信息。通过照片、病史等资料比对辨认,家属确认该男子正是失联一个多月的刘某。据其哥哥讲述,弟弟在初中时曾患轻度抑郁症,前些年治愈后赴上海务工,今年3月突然与家人失联,电话始终无法接通。家人原以为其手机故障,直至现在才意识到事态严重性。

市救助管理站迅速将核实结果反馈至上海市救助管理站,并同步提供刘某的病史资料及家庭信息。经两地核实确认,411日清晨,刘某因抑郁症复发在上海市外滩黄浦江边欲轻生,幸被外滩派出所民警及时发现并救下,上海站将其转入精神专科医院治疗。于515日病情稳定后经南通站协助护送返乡。

温情重聚:守护团圆践初心

当刘某平安抵达宿迁站时,早已等候在此的母亲泪流满面,紧紧握住儿子的手不肯松开;哥哥则将锦旗郑重交到工作人员手中,连声道谢:“没有你们的全程救助,我弟弟可能就回不来了!”

此次救助行动中,市救助管理站从接到协查信息到完成身份核验彰显了“全国救助一盘棋”的高效协作。通过联动公安、区站、社区等多方力量,成功打通跨省寻亲“最后一公里”,更以全程动态跟踪、实时信息共享,为受助人架起生命接力的桥梁。

“每一面锦旗都是沉甸甸的责任。”市救助管理站负责人表示,此次救助得益于救助机制顺畅高效运行。未来,市救助管理站将继续深化全国救助网络联动,以更快速的反应、更温暖的行动,守护每一位遇困群众的归家之路。

(市救助管理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