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推进社会救助工作 筑牢困难群众民生保障线
- 发布日期:
2025-09-09 - 来源:
- 访问量:1
今年以来,市民政局聚焦困难群众急难愁盼,从全流程风险防控、基层能力赋能、保障标准落地三方面协同发力,全方位提升社会救助质效,切实筑牢民生保障底线。
一、全流程防控,织密“错漏救”防护网
聚焦识别、管理、退出、监督等关键环节,构建全流程、立体化风险防控体系:一是精准识别致困群众。依托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精准识别因病、因意外等致困群众,及时推送至基层一线实现“应保尽保”,上半年共计开展数据比对64.51万条(季度比对),发现存疑数据7541条,已将913名困难群众纳入救助范围。二是严格动态管理。针对动态管理不到位地区进行提醒,目前泗阳县、泗洪县、宿城区、宿豫区已完成全量核对,沭阳县完成70%左右,存疑对象正有序核查。三是规范退出程序。用好用足渐退缓退工作机制,对756名困难群众适当延长退保时间,保障平稳脱困。四是强化监督整改。抽查泗阳县、宿豫区扩围增效措施落实情况,重点检查救助档案管理、对象公示、救助经办流程规范度及服务类救助开展情况,针对问题印发提醒函推动整改。
二、基层赋能,夯实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从问题整改与服务保障双向发力,推动基层救助队伍规范履职:一是全面排查整改不规范问题。以社会救助不到位专项治理为抓手,梳理救助经办6大类12项问题清单,逐项对照推进整改。结合部、省政策要求制定“五查清单”,从思想认识、政策制定、主体责任、政策执行、资金监管5个维度,梳理41项潜在问题逐环节核查。二是强化基层管理与服务保障。落实近亲属备案333人;规范失能失智人员卡折代管569人。指导各地开展社会救助政策培训,编印政策汇编发至基层,推动一线人员规范开展服务、精准落实政策;联动“12345”政务服务热线开通困难群众“急难愁”专线,建立高效转办机制,畅通求助渠道。
三、提速标准落地,释放民生保障红利
按“早部署、快推进、严督促”原则,分两步推动新保障标准落实:一是明确保障标准调整内容。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物价上涨幅度和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进行科学测算、合理上调。8月22日,联合市财政局印发《关于提高部分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低保标准由645元/人/月提高至685元/人/月,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由839元/人/月提高至891元/人/月,社会散居孤儿养育标准由1650元/人/月提高至1670元/人/月,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及其他类型困境儿童生活保障标准按规定比例同步上调。二是督促标准落地与补贴补发。针对新标准调整要求,持续督促各县(区)加快工作进度,按照新保障标准完成待遇调整,及时补发差额补贴,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权益。
(社会救助处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